当前位置:首页 发型相关

旗头是怎么来的 有哪些代表的发型

发布时间:2020-01-19 09:59来源:潮发型网

要想演一部宫廷戏还要去掌握宫廷戏的武器装备,有一个不能少的就是说旗头,那旗头是如何来的,有什么代表的头型?

旗头是怎么来的 有哪些代表的发型

旗头是如何来的:

1、进关前

满族妇女传统式发式是辫发盘髻,盘髻又分单髻与双髻。双髻一般为单身女士梳用,即在头上左右两端节成才辫随后盘转变成髻,汉人则称这类头饰为小丫头。单髻多用以己婚女士,将要秀发集于头上,编出一条长辫,盘继而为髻,这类发式简约、干脆利落,有利于弓骑出远门,在郊外宿营又可枕辫而眠。那时候不管真实身份高矮,穷富高低贵贱,发式皆这般。差别皇室与贫民处仅仅 髻上所插簪饰,皇室女子髻上装饰设计颇多而贫民女子仅插木簪。

旗头是怎么来的 有哪些代表的发型

2、进关后

因为在满汉文化艺术慢慢结合的基本上,满族女子发式被汉人女子所效仿;汉人女子发式也在不一样水平上被满族女子所效仿,从而而产生满、汉人女子发式的我中有你,你中有我的变化多端设计风格,巨大的丰富多彩了满族妇女的发饰造型艺术。在其中关键的几类发式有“软翅头”、“两将头”、“一字头”、“铁架子头”、“大拉翅 ”、“燕尾”、“高粱米头”这些,期间名字不一样,方式稍异。如“两将头”和“铁架子头”等。有些是在别的发式的基本上演化而成,即保存了原先发式的基础样子,又在一些地区有一定的自主创新,如从“两将头”到“大拉翅”等。也有的在别的中华民族风俗习惯危害下,即维持自身中华民族发式。发式特点,又融于了别的中华民族的设计风格,产生了新的发式,如汉人的“吉祥如意缕”与满族的“吉祥如意头”。

对于满族中老年人一般妇女在平时梳的“高粱米头”,则拥有数千年的历史时间,迄今在满族聚集地仍可见到。满族妇女的发式和汉人妇女的发式对比,看起来伟岸和生动,具备艳丽夺目的实际效果,使头饰在满族妇女的服装中占据比较突显的部位,并产生了满族妇女韵味与众不同的发式——旗头。

旗头是怎么来的 有哪些代表的发型

旗头有什么头型:

旗头是怎么来的 有哪些代表的发型

二把头、架子鼓、钿子头、大拉翅

这种头型你都会宫廷戏里看到过吗。

精彩评论

暂无评论...
取 消

Copyright © 2008-2019 潮发型网 All Rights Reserved